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物领域培养方案
作物(095101)
Crops
(一)专业类型或领域概况
作物领域覆盖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二个学科方向。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选育和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的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目前拥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农业老员工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棉花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学科平台,并有永利集团三坪产学研基地和永利集团沙湾作物育种研究中心等多个基地。
本领域依托永利集团作物耕作学与栽培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直接为作物领域企业培养高层次农业技术和推广人才。本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作物高产高效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作物新品种改良与培育和育种新技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毕业生主要进入作物相关企业和农业管理部门工作,还可进入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和技术与推广工作。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主要为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农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农业推广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推广实践能力强,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3、基本掌握应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在学校的时间不超过3年。
(四)培养方式
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除必修的学位课程外,选修课程还可以选择农学硕士开设的相关选修课程。学习方式可以是课堂学习、自学、查阅文献等灵活方式。成绩的评定可以是考试、课程论文、多媒体报告等形式。
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指导制,由校内和校外具有实践经验并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导师联合指导。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包括课程学习19学分和必选环节11学分。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19 | 必选环节学分=11 | ||||
学位课 | 选修课 | 文献阅读 | 开题论证 | 中期考核 | 专业教学 实践 | |
≥30 | ≥14 | ≥5 | 1 | 2 | 2 | 6 |
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为19学分以上,学位课学分要求为14学分,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1学期之内完成,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获得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 共 课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秋季 | 考试 |
|
2 |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 | 48 | 3 | 秋季 | 考试 |
| ||
3 |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 32 | 2 | 秋季 | 考试 |
| ||
4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32 | 2 | 秋季 | 考试 |
| ||
5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32 | 2 | 秋季 | 考试 |
| ||
6 |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 16 | 1 | 秋季 | 考查 |
| ||
学科平台课 | 7 | 作物学研究进展 | 32 | 2 | 秋季 | 考查 |
| |
选 修 课 | 8 | 作物学研究方法 | 32 | 2 | 秋季 | 考查 |
| |
9 | 现代遗传学 | 32 | 2 | 秋季 | 考查 |
| ||
10 | 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 32 | 2 | 秋季 | 考查 |
| ||
11 | 基因工程 | 32 | 2 | 春季 | 考查 |
| ||
12 | 种植制度研究方法 | 16 | 1 | 秋季 | 考查 |
| ||
13 | 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 | 32 | 2 | 秋季 | 考查 |
| ||
14 | 农业可持续发展 | 16 | 1 | 春季 | 考查 |
| ||
15 |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 | 16 | 1 | 春季 | 考查 |
| ||
16 | 作物栽培生理 | 16 | 1 | 秋季 | 考查 |
| ||
17 | 农业项目管理与评价 | 16 | 1 | 春季 | 考查 |
| ||
18 |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 16 | 1 | 春季 | 考查 |
| ||
19 | 高级生物统计学 | 32 | 2 | 秋季 | 考试 |
| ||
20 | 细胞工程 | 16 | 1 | 春季 | 考查 |
| ||
补 修 课 | 21 | 作物栽培学 | 68 | 4 |
|
|
| |
22 | 农作学 | 52 | 3 |
|
|
| ||
23 | 作物育种学 | 68 | 3 |
|
|
| ||
24 | 遗传学 | 68 | 4 |
|
|
| ||
25 | 生物化学 | 68 | 4 |
|
|
| ||
26 | 植物生理学 | 68 | 4 |
|
|
|
要求及说明:
1、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员工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员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1)公共课均由学校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1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1门。
(2)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平台课的设置,使员工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
3、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公共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平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2. 培养环节
(1)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永利集团专业学位公司产品计划》,经导师同意并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备案,同意后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以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成绩以65分为及格,计入总学分。
(2)文献阅读(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至少应阅读80篇研究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至少应撰写3篇读书报告,每篇读书报告不少于1500字。参加学术活动并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yl6809永利备案。
(3)开题报告(2学分)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员工围绕研究课题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具体办法按照《永利集团关于全日制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暂行规定》执行。通过开题报告者获得2学分,不通过者可限期重新开题,仍未通过者不能取得本环节规定学分,按照《永利集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及计划、主要理论与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开题报告应在第1学期完成。
(4)中期考核(2学分)
中期考核是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检查硕士生的学习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其目的是及时了解和帮助硕士生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后续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应在第3学期进行,具体规定和要求按《永利集团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5)专业实践(6学分)
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学期间应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取集中和分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应注重培养员工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专业学位硕士生的专业实践贯穿于课程教学、专业技能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等培养全过程。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学期间应按照实践计划,完成实践环节,并于第三学期末填写《永利集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总结报告》。
此外,可承担一些课程部分章节及实验课等助教实践工作。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与作物领域相关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等,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作物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等。
3、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求参照国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和永利集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及评价指标,且论文由专业学位硕士生独立完成。
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研究为主,能够体现研究生具有应用综合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性强、思路清晰。论文格式撰写和学术引文规范,熟练运用专门术语,文字通顺精炼、清晰。
4、撰写要求
论文格式以《永利集团学位论文印制与编写格式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和《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等为准。正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其中本人的研究工作要占篇幅的70%以上,综述以及引言的原理方法叙述等部分不能超过30%的篇幅,参考文献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4。
5、评审与答辩
攻读作物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1位为外审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七)学位申请
学位申请者在完成本学科的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学位:
1、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列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有关的论文1篇。答辩前论文需见刊或有收录函(如果是收录函,答辩后需在1年内见刊,且收录函需导师签字同意)。
2、获得与硕士论文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或地方标准1项(导师和硕士生限前3名)。
3、在读期间申请获得与硕士论文相关的软件著作权1项(导师和硕士生限前3名)。
以上条件第一完成单位均应为永利集团。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以及培养环节要求,并完成学位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且同时符合该学位点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及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证。若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但未达到该学位点学位授予条件者,只能获得硕士毕业证。若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经学校批准后,可获得硕士结业证书。
编写人员:徐文修,耿洪伟,唐江华,苏丽丽